青坨营镇成人学校 张宝刚
2010年我县农广校开始有计划地开办了“涉农中专班”,共开设了种植技术(现代农艺技术)、养殖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四个专业,我镇招生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涉农中专班”52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管理,结合外地经验,我认为要做好“涉农专业中专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做到五个到位,注重五个结合。
一、坚持五个原则
1、灵活授课原则。为保证教学质量,严格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和《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实习实训规程》规定,学制三年,确保每学年面授时间不少于68天,不低于1020学时,按照“2+3”模式组织教学。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侧重学习当地农民实际需要和生产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授课形式上,根据季节和农民需要进行授课,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学以致用原则。对于成人而言,产业上有基础,技术上有经验,花费时间学习,目的不是拿个中专文凭,而是通过系统地中专职业教育,能从实践去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掌握一技之长,促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因此不仅在时间安排上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2:3(2+3),还要求教师上课时采取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师生互动,互问互答;基地练兵,言传身教的方式,力求实际、实用、实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重心下沉原则。农广校的根基在农村,涉农专业中专教育,要下沉重心,教学班要贴近农民,办在条件较好村镇或者产业基地和农业示范园区,变学员上学为教师送教上门,在家门口接受学历教育,变学员多人跑为教师一人跑,有利于节本增效,解决工学矛盾,又体现了农广校办学特色,也符合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如青坨营村温室大棚、北夏庄村奶牛养殖小区为我校实训基地。实地教学,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4、有章可循原则。就是教学要规范,制度要健全。教学管理参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教学管理文件汇编》要求,制定教学管理实施细则。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辅导大纲、统一教学媒体资源、统一考试考核的“四统一”原则,全面落实媒体教学(面授)、自学、辅导、实践、考试等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5、能力发展原则。教学中不仅解决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掌握“怎么办”,更要通过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系统学习,知道“为什么”,即“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效果比那强?”等等,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还通过专业的拓展和创业引导,让学员在科学素养,养成教育,终身学习,一专多能上有更大的发展。
二、做到五个到位
1、管理制度到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我校先后制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点教学管理规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班主任管理办法、教学设施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规程等;制定教育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档案资料,包括校历、教学进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班级日志和教学日志、学生学籍、教师业务档案等;制定了学员日常行为规范、学员签到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班长(联络员)例会制度及多项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度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管理在制度建设中促进了涉农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2、组织保障到位。成立工作小组,配备一名由县农广校校任命的班主任,一名由乡村推荐协助办班的教学联络员和一名负责学员实习工作的辅导员。教学班还成立了由三名学员组成的班委会,分别为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
3、学员遴选到位。一是学员要有一定的种养经验、产业规模和较强的创业欲望;二是学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三是学员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初中或以上的文化水平;四是能够服从学校安排,协调好学习与生产关系,有志于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民经纪人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五是学员相对集中,居住在教学点附近的产业带上,原则上不跨教学点所在乡镇招生。
4、教师配置到位。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农广校作为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要有一支既具有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又爱岗敬业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选聘高学历、高职称、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农广校兼职教师,负责涉农专业中专班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各教学班配备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好、语言文字功底水平高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和联络员。并定期开展教学评比、教研和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艺和教学水平。
5、考核激励到位。一是开展教学班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学期由教务处牵头,组织班主任、教师代表和学员代表对几个教学班的学员上课、作业完成、考核成绩、教室布置、实习基地建设、学员个人产业发展等状况和教师教学指导情况及媒体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评比,被评上流动红旗的,除精神鼓励和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和学习标兵评选倾斜外,还奖励一定资金用于开展集体活动的班费。二是制定教师上岗的品德、知识、能力要求和考核办法,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教学评比优胜者、论文发表作者、宣传报道员给予奖励,对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和承包实习基地,能讲给学员听,做给学员看,带着学员干的教师给予资金扶持和重奖。三是在学员中开展比学比创活动,每学期评选出学习标兵,创业标兵。
三、注重五个结合
1、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选择适合当地农民实际需要和农村产业发展实际的涉农专业,到田间授课。如西瓜的栽培与管理,玉米、花生的田间管理,现场指导,当场解决问题。推进中职教育进村办班,对教学班再加大投入,保证教学班达到“十有”标准,即有教室、有桌椅、有制度、有教师、有图书、有电视、有DVD、有电脑、有投影仪、有实训基地,壮大了“涉农中专班”的功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在社区教育中招录部分学员参加涉农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学员素质较好,创业意识较强,产业特色明显,容易集中授课,自家的产业园又是实习的场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能保证教学效果。学历教育提高了学员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推动了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加快了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
3、与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农业高效产业示范园区是学员提高生产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是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场,是完成实验实习报告、生产实践论文的第二课堂,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践考场。我校根据专业设置,与北夏庄村奶牛养殖小区、青坨营村日光温室示范园区等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4、与农业经济调整相结合。大力开展农民使用技术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培训、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城市化进程中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国务院提出的惠农政策,就是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效益,也是“涉农中专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学员把握市场经济,掌握市场需求,如西瓜、花生的销售,必须形成规模,有市场,才能调动老百姓种植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
5、与农民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欢、健康有益的活动,将科技知识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农民易于接受和喜欢,使农业科技知识得到推广。使每个学员成为一名农业技术的推广员、农村政策的宣讲员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员。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承下去,后继有人。